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每月吗
不是每月,而是半年的。
人均可支配收入,是指全体居民可用于消费、储蓄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平均值。
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薪资是全完不同的概念,人均薪资是包含工资、奖金、五险一金等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全部费用,无论是否能够自由支配,都会计入均值。而且人均薪资只计算已缴纳社保且有收入的群体,不包含学生、儿童、务农、低保、无退休金老人等群体。比如在门店打工的这种底层收入者大多都没社保,而且工资较低,基本上都不在统计范畴当中。因此人均薪资数值往往会比较高。
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完全不同,该项人均值是按当地常住人口数量进行平均的,包括儿童等无收入群体的所有人在内,并且只计算到手收入,不包含社保和公积金等费用。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值往往只有当地社平工资的50-60%。
31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公布
1、全国上半年居民收入数据出炉!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,2023年上半年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,上海、北京双双突破4万元,继续稳居全国前两名,其中上海以42870元领跑,北京以41358元紧随其后,两大城市“人均月薪过万”实至名归。
2、长三角包揽前三甲,浙江以32443元位居第三,江苏、天津、广东分列4-6名。东部沿海地区优势明显,前十名中仅福建(第7)、山东(第8)为新晋成员,区域经济差异仍突出,排名末尾的西藏(10028元)仅为上海的23%。
3、中西部增速亮眼!湖北、重庆、内蒙古等省份收入增幅超6%,跑赢全国平均增速(5.8%),尤其是湖北,在光电子、汽车产业带动下,居民收入同比增长6.7%,成为中部崛起新标杆。
4、城乡差距持续缩小,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(7.2%)连续13年快于城镇(4.7%),贵州、云南等西部省份农村收入增幅超8%,乡村振兴政策效果显现。
5、你的家乡排第几?从地域看,“3万元俱乐部”仅有沪京浙苏津粤6省市,超过全国平均水平(19672元)的省份共9个,近半数省份仍低于1.5万元,网友调侃:“这次终于不用拖后腿了——因为根本够不着平均线!”
相关问题解答
1、"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每月数据吗?"
不是哦!这个数据是半年总和,不是月均数,比如新闻里说上海上半年收入4.2万元,是指6个月加起来有这么多,如果想算月均,得自己除以6(上海大约每月7000元)。
2、"31省份收入榜谁排第一?今年有啥变化?"
毫无悬念还是上海(4.2万元)和北京(4.1万元)霸榜前两名!浙江首次突破3万大关排第三,不过增速最猛的是西藏(12.5%),但整体还是东部沿海更富裕~
3、"这个‘可支配收入’到底包括哪些钱?"
简单说就是你能自由花的钱!工资、做生意赚的、房租、理财收益、补贴都算,但不包括你借来的钱或者卖房子的钱(除非是二手房中介)。
4、"为啥我总觉得‘被平均’了?"
哈哈,你不是一个人!这个数据是全体居民的平均值,比如马云和我的工资一平均,我也成亿万富翁了……想看更真实的可以参考中位数(比如北京上半年中位数2.3万元,比平均数低不少)。
(注:数据参考了国家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公布报告,具体省份排名可能有细微调整)
本文来自作者[爱恨随你]投稿,不代表景泉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tlas5g.com/zskp/202504-295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景泉号的签约作者“爱恨随你”
本文概览: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每月吗不是每月,而是半年的。人均可支配收入,是指全体居民可用于消费、储蓄的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平均值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薪资是全完不同的概念,人均薪资是包...
文章不错《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每月吗 31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公布》内容很有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