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方多雨,黄淮多干旱属于什么大气环流
南方多雨,黄淮多干旱的天气现象与中国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特征和大气环流有着密切关系。这首先涉及季风环流和西风带环流两个大气环流系统。
1. 季风环流: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,东临太平洋,西靠亚欧大陆。在夏季,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(西太平洋副高)会向北移动,导致东亚地区的季风环流由西南风转变为东南风。这股东南风将大量的水汽从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,使得南方地区降雨增多,形成多雨的天气。同时,在夏季,黄淮地区受到西北风的影响,来自亚洲内陆的干燥空气使得该地区降雨较少,容易出现干旱。
2. 西风带环流:在冬季,亚洲地区受到西风带环流的影响。西风带将西北气流从亚洲内陆吹向中国东部地区。这些干燥的西北气流在越过黄淮地区时,使得该地区降雪较少,容易出现干旱。而在冬季,南方地区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,降雨相对较多。
内容延伸:
大气环流是地球上大气层中的气体大规模运动形成的环流圈,主要由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控制。地球上一共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,这些气压带和风带共同构成了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。了解大气环流对于解释各种天气现象、分析气候变化和进行气象预报具有重要意义。
南方多地出现重度气象干旱
1、南方多地遭遇近10年最严重干旱
7月以来,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福建等地持续高温少雨,降雨量同比减少60%-80%,多地创下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纪录,例如广西桂林,部分区域已连续30天无有效降水,农田干裂、水库见底。
2、农业损失惨重,民生用水告急
湖南永州、江西赣州等地水稻、柑橘等作物受灾面积超百万亩,农民面临绝收风险,广西河池、百色等山区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,部分地区靠消防车送水保供,居民感叹“洗澡都要掐着时间”。
3、高温火上浇油,干旱持续升级
干旱区域伴随35℃以上持续高温,土壤水分蒸发加速,广东韶关、福建南平等地日最高温突破40℃,气象台连发12天高温红色预警,网友吐槽:“出门5分钟,衣服能拧出水,但天上就是不下雨!”
4、人工增雨+节水调度双管齐下
各地已启动应急响应,实施人工增雨作业超300次,但云层条件不佳效果有限,长江流域水库群正进行“精准补水”调度,优先保障居民用水,专家提醒:未来10天干旱仍将持续,需警惕森林火灾和农作物病虫害扩散。
5、气候异常敲响环保警钟
气象部门分析,此次干旱与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及台风生成数量少有关,深层原因或涉及全球变暖,网友呼吁:“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,节能减排真的不能再等了!”
相关问题解答
1、问:为啥最近南方暴雨多得像“泼水节”,黄淮地区却干得冒烟?
答:这事儿跟大气环流“抽风”有关!今年副热带高压(就是那个巨型“空调外机”)赖在南方不走,把太平洋水汽全怼到华南,暴雨下到怀疑人生;而黄淮地区正好被高压脊“卡脖子”,下沉气流像锅盖一样闷着,雨都蒸发了,可不就旱得裂开嘛!(参考:今年西太副高异常偏强+东亚季风输送紊乱)
2、问:气象干旱“重度”是啥概念?地里庄稼还能救吗?
答:简单说就是土地渴到“爆表”!土壤湿度连庄稼根须都喂不饱,河水断流、水库见底,像湖南江西部分农田已经龟裂,晚稻插秧都得靠抽地下水硬撑,专家建议赶紧人工增雨+节水灌溉,再旱下去秋粮产量要悬!(数据:某地降水偏少80%,达特旱等级)
3、问:听说干旱和暴雨都是拉尼娜搞的鬼?它到底在折腾啥?
答:拉尼娜这“熊孩子”确实在捣乱!它让赤道太平洋水温变低,间接导致副高抽风式摆动,但今年更绝的是——北极涡旋也来凑热闹!冷空气南下和暖湿气流在南方“打架”,暴雨旱情两头极端,简直像天气系统在玩“跷跷板”。(科普:拉尼娜+北极涛动双buff)
4、问:老百姓咋应对这种极端天气?囤矿泉水还是买橡皮艇?
答:别慌!南方朋友盯紧天气预报,低洼地带提前囤沙袋;黄淮老乡快给农田铺秸秆保墒,家里安个雨水收集罐,长远看,全球变暖让这种“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”会更频繁,咱得学会和极端天气共存!(实用tip:政府抗旱应急预案已启动,关注本地预警)
(注:答案结合了2023年夏季气象通报和大气环流分析,用生活化比喻降低理解门槛)
本文来自作者[帛静]投稿,不代表景泉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tlas5g.com/zlan/202504-556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景泉号的签约作者“帛静”
本文概览:南方多雨,黄淮多干旱属于什么大气环流南方多雨,黄淮多干旱的天气现象与中国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特征和大气环流有着密切关系。这首先涉及季风环流和西风带环流两个大气环流系统。1. 季风环...
文章不错《南方多雨,黄淮多干旱属于什么大气环流 南方多地出现重度气象干旱》内容很有帮助